NEWSLETTER
110-11-18 政風電子報第188期

祕密已經不再是祕密?

社團法人台灣E化資安分析管理協會理事長、中央警察大學資訊密碼暨建構實驗室(ICCL)- 王旭正教授

科技越發達,隱私越具價值。現代資安科技重視「個人隱私」、「家庭隱私」、「國家隱私」、「國際隱私」,恰對照古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自然畫點出「資安就是國安」的精髓。

Security 和Forensics 是搭檔 成為「SecForensics」趨勢

傳統鑑識(Forensics)不需與數位或電腦系統直接聯想,也不常發生,例如槍枝走火的判定、火災的火源在哪裡;然而,如今在數位洪流裡,卻在身邊、在把玩手機時,不知不覺就會有鑑識問題跑出來。

諸如大家的生活好朋友LINE、FB 遭盜用,莫名地成為入侵攻擊事件的主角;民眾也會習慣性地藉google 網路,期能獲得科技法律的諮詢與了解,進而尋求保障個人資料的安全等。所以Security 和Forensics 現今已是搭檔,經常綁在一起,兩者合體即為「SecForensics」,這詞是趨勢,也是資安生活時勢裡最重要核心觀念與共通認知,未來在新科技字典裡看到這個字可是預見的必然。

科技越是發達,隱私越具有價值,「個人隱私」、「家庭隱私」、「國家隱私」、「國際隱私」是現代資安科技呼應古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佳寫照,似乎也自然地畫點出「資安就是國安」的重要精髓,decode it in total !

與手機的愛恨情仇

資安鑑識有分電腦鑑識(Computer Forensics)、網路鑑識(Network Forensics),是現在正夯的議題。鑑識無時無刻不在,當我們想著手機,那可是與手機的愛與恨,即你非常喜歡手機,然手機也可以做很多的壞事而讓你恨之入骨呢。

無所不在的無線網路,便捷又免費,但是不用錢的最貴,不要為了省錢,資料全部都被截走了還不自知!情報都是有價值的,要防止訊息被截走,不要輕易去用免費的無線網路。在臺灣,LINE 已取代了很多我們生活上原本的習慣,例如打電話、看新聞、購物等⋯⋯由於現代人使用手機非常普遍(甚可說是「氾濫」),在使用手機的過程當中,會很容易跟別人連上線、互相傳送訊息,手機在不知不覺當中就會成為資安事件的入侵嫌疑者或被害者。

在LINE 裡,雖然大部分是好朋友,但在好友列表裡面也有可能是不經意加入的LINE 好友。例如加商家為好友才能下載免費貼圖,逛街買東西要加店家的LINE 才有打折等等。商家總會提供一些好處、優惠的方案給你。但在10 個好處裡面,總有那麼一、兩個是準備要在你的手機裡面植入木馬。「最便宜的最貴!」就是抓住人們貪小便宜的心態,才會無時無刻有駭客入侵事件發生。

這些商家,偶爾會送些訊息到你的手機,可能會再提供一些網址請你按連結,不知不覺中,你的手機就會被植入木馬,不經意地被入侵了。這時就需要「數位鑑識」來解救了。

驚人的現世報-祕密已經不再是祕密

反過來,有時候我們也可能流程操作錯誤,而「不小心」入侵了別人的手機、電腦,雖非是故意的,但行為上就是已經被對方覺得你是在干擾他、入侵他了。無心之間擾亂了別人的系統,對方卻覺得就是你在作怪,入侵對方系統,無緣無故就被對方告了!「數位鑑識」裡證據會說話,可還你清白,卻也顯露了驚人的現世報-「祕密已經不再是祕密」。

為何「祕密已經不再是祕密」?手機可以是一個資料庫、資訊的來源,另一方面也是貼心的工具,能幫你存有許多不欲人知的祕密。而且如果真能成功地將木馬植入別人手機裡,就可以完全知道別人手機裡的狀況。手機還可以透過一些APP小程式去定位別人。這些軟體看似好用,可以直接呼朋引伴,也能清楚知道你在哪裡。啊,如此一來,祕密就已經不再是祕密了呀。


軟體「鑑識」與硬體「證據」相輔相成

數位鑑識乃是使用科學技術進行搜集、鑑定、找出關聯性、運用各種技術將數位證據文件化,並找出與案件所需且相關的數位證據。數位證據有如電腦結構中之硬體,這些硬體散落在犯罪現場,需要靠鑑識人員細心的將所有的證據一一找出,電腦若僅有硬體而沒有軟體的輔助,電腦硬體就像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也由於電腦硬體與軟體的天作之合,才得以開啟電腦世代的新紀元。

反觀「鑑識」與「證據」的組合,互依互存有如天作之合的軟體「鑑識」與硬體「證據」,少了其中一種就無法發揮其作用。因此如果沒有「證據」的殘屑佇留,何來「鑑識」之推敲、溯衍,另一方面,沒有「鑑識」的抽絲剝繭,碎屑依然散落,就算有再多的證據也無「證明力」來證明犯罪事實。

如何從眾多證據中,找到證明犯罪事實

了解數位鑑識與證據之關係後,最重要的是如何從眾多的證據中找到足以證明犯罪的事實;另一方面是利用數位鑑識工具及方法所萃取出來的證據,好好保存以免失去其證明犯罪之證據力及證明力。其中證據力,是一個水平的概念;證明力,則是垂直的概念。掌握愈多證據,愈多元化,就有愈強的證據力。而什麼是垂直的證明力?你可以從一根頭髮,判斷他是男生或女生(第一層)、年齡層(第二層),或是分析出這個人有哪些疾病(第三層),掌握愈多層次,代表證據證明力愈強!

「鑑識」是將事情弄得清清楚楚,是一個流程、一個說法,而整個過程當中,要有一些東西是實質、眼睛看得到的,就是所謂的「證據」。所以,要構成犯罪,需要具備的四個元素,第一個:真實的犯罪現場(網路上的虛擬、想像的,沒有留下痕跡的,是不成立;當有留下痕跡、紀錄、文字等,即可為成為證據的基本依據);第二個:被害者;第三個:嫌疑人;第四個:證據。我們將整個過程、這四個元素的來龍去脈、兩兩的互動關係上,描述得非常清楚,這樣的一套過程模式,就是「鑑識」。

所以當手機犯罪,就需要將手機扣押,撈出各種可能的證據,再去定位一下犯罪現場在哪裡?誰是被害者?誰是可能的嫌疑人?到底做了什麼事的證據痕跡?證據和現場的關係?證據和被害者的關係?證據和嫌疑人的關係?還有嫌疑人和被害者的關係?被害者、嫌擬人為什麼會在現場?當把全部證據找得完完整整,整個犯罪過程弄得清清楚楚,才能真正地說服所有人。

由RootKit 談「反鑑識」概念

數位鑑識也有「反鑑識」的概念,RootKit(隱藏程式)就是比較趨向反鑑識(Anti-forensics)的概念,它不能讓別人知道它,但是它又嘗試在裡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為什麼RootKit 有點像反鑑識?「反鑑識主要是隱藏自己的身分不讓別人知道」。是啊,RootKit 是「隱藏程式」的概念,那RootKit 的這種隱藏程式是為了做壞事?

還是在必要的時候讓自己發揮作用?其實RootKit 以正面的角度來看,是系統管理者的重要助手,管理者是正面的機制,入侵者是負面、破壞者。

RootKit本用於隱藏行程的功能,可對系統進行存取或將系統核心中所使用的行程隱藏起來,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時不小心而影響到系統運作,出發點並非惡意。我們這個社會是一個正面的正義模式,當我們社會機制遭到破壞的時候,就可以透過這個正義模式的機制,讓破壞攻擊降到最低。但如果有人有心將這個正面的機制拿來破壞社會次序,那它還是會變成負面的。例如警察向來代表正義力量,但若他被人收買,變成負面的去做壞事,反而造成更大的社會危機。引用這些譬喻是為了說明,當駭客利用此手法變向操作RootKit時,反會將木馬程式等隱藏到作業系統中,從而造成意料之外的危險,那麼Rootkit將被視為是非常危險的惡意軟體。

反鑑識的正向價值觀

數位鑑識與反鑑識,並不是狹隘的相反定位而是相互為用。反鑑識主要用意是保護商業利益,隱藏一些機密的資訊,反鑑識裡的證據不能被找到。然反鑑識不是「把犯罪的證據藏起來」,因為如果說「反鑑識是把犯罪的證據藏起來」,大帽子一扣,大家都會怕,聽了會心驚膽跳。例如一間商店寫「殺人放火店」,裡面賣凶器,一定會倒,因為非社會正義當然立即會被取締關門。又若你貼文在FB上標明「殺人放火店」,按讚的人也都可能被調查是否有犯罪動機。

現代巡邏有所謂的「網路巡邏」,在「科技─資安─鑑識」已是國際化的趨勢下,傳統巡邏也在資訊時代洪流裡演化成網路巡邏。就如剛才所說,若在FB上張貼具有擾亂社會秩序嫌疑內容時,也會很快被社會公權力單位之網路巡邏者發現,並迅速地被抑制。

藉此我們想說明「反鑑識」,並不是狹隘地將證據湮滅掉來鼓勵犯罪,而是在保護商業利益方面的智慧財產權(例如網站新聞內容是有財產權的),資訊隱藏、資料偽裝亦或是軍事間諜、線民臥底等,也有反鑑識的正面價值觀,能協助情報偵蒐,裡應外合地破案,透過迂迴方式以打擊危害社會秩序的各式非法行為,這也是「反鑑識」的最原始正面的價值觀。

運籌帷幄,決勝於網路之內

生活中一直都存在傳統犯罪,有了電腦犯罪之後,還是會有西瓜刀、棒球棍,總不能拿手機對砍吧!但科技犯罪遠比傳統犯罪誇張、無遠弗屆,戴著鴨舌帽搶銀行的行為已落伍,以「高科技方式搶銀行」正時興,如同「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在看不到的地方算計才是勝敗關鍵。而網路犯罪產生的經濟災損,幾乎都是上億元起跳,超乎想像,也不是以棒球棍回擊就可了結的。

祕密或證據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時空背景,在數位鑑識時代裡成了「錯、錯、錯、錯」之大家都知道的祕密,「祕密已經不再是祕密」;證據全留存在系統、手機、電腦、網路,近在我們身邊!資安科技與個資已是密不可分的重要貼身好朋友,而懂資安、找證據(鑑識)、保障個資祕密(反鑑識)成為在現代生活中保護自己的必備武器,藉此,也才能自在地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本文轉自法務部調查局清流月刊---

飛航服務總臺©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0594 臺北市濱江街362號(地理位置圖)

政風檢舉專線:(02)87702059、87702054、87702147

Email:ethics@ms1.anws.gov.tw

隱私權保護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