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111-01-20 政風電子報第191期

從勒索軟體談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防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政風室科長-李志強

關鍵基礎設施之設備,莫不倚賴網路系統傳遞資訊,一旦網路失靈或遭到駭客入侵,將嚴重影響關鍵基礎設施之正常運作,甚至危及民眾生命財產與國家安全。

何謂關鍵基礎設施防護?

  關鍵基礎設施(CriticalInfrastructure,CI)領域,係依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於2018年修訂之《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指導綱要》內容所揭示。另依《資通安全管理法》第3條第7項所提出之CI定義為:實體或虛擬資產、系統或網路,其功能一旦停止運作或效能降低,對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國民生活或經濟活動有重大影響之虞,經主管機關定期檢視並公告之領域。

而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ClProtection,CIP),則指維護CI正常運作之相關政策與作為,其目標在於:

一、維護國家與社會重要功能持續運作,確保攸關國家安全、政府治理、公共安全、經濟及民眾信心之基礎設施與資產之安全。

二、以全災害1為安全防護考量,掌握設施相依關係,辨識潛在威脅與災害影響,降低設施脆弱性,縮減設施失效影響範圍與程度,提高應變效率並加速復原。

三、促進夥伴關係,健全跨領域、跨公私部門合作與資訊分享,進行實體、資通訊以及人員的保防與安全防護,預防因應各類災害所造成的衝擊影響,強化設施的安全性與耐災韌性。

何謂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防護?

  其次,關鍵資訊基礎建設(Critic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CII),係指支持CI持續運作所需之重要資通訊系統或調度、控制系統,此為CI之重要元件(資通訊類資產)。而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防護(CIIProtection,CIIP),即是讓CII正常運作之政策與作為。此部分不僅涉及領域內各機關,亦牽涉到跨領域的協同合作。申言之,由於CI之資訊機房及設備,莫不倚賴網路系統傳遞資訊,一旦網路失靈或遭到駭客入侵,將嚴重影響CI之正常運作,對於全民生命財產甚至國家安全,均可能造成重大衝擊。

資通安全已成顯學

  在資訊化時代,大數據、物聯網、移動裝置及雲端服務等科技應用普及,網路與實體世界緊密結合。在高度倚賴網路之情況下,網路罪犯日益猖獗且難以杜絕,無論是竊取個人資料或商業機密,甚至駭客癱瘓公務網路系統,可謂司空見慣,若破壞CI,後果更是難以想像,可見資通安全(CyberSecurity)與民眾生活、政經穩定及國家安全等息息相關,故如何強化CII之安全及韌性,確屬當前重要議題。

  為因應國際趨勢與新型態資安攻擊與威脅,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逐步提升我國資通安全防護能量,提出《國家資通安全發展方案(110年至113年)》,該方案即指出網路攻擊已為資通安全顯學,經綜整全球重大網路攻擊事件,以資安事件發生之種類與多寡,分析全球相關資安事件,歸納出六大資安威脅趨勢,其中即指出勒索軟體攻擊與CII之風險遽增。

勒索軟體攻擊實例

  勒索軟體乃一種惡意程式,會加密在各種設備或系統上之文件或檔案,致使無法開啟使用,而駭客即藉機要求受駭者支付贖金,進而取得解密金鑰。勒索軟體可以進行無差別攻擊(IndiscriminateAttack),亦即駭客大規模且不加選擇地散布勒索軟體進行攻擊,或者針對性目標攻擊(TargetedAttack),如鎖定大型企業或醫療組織等行業,以脅迫取得更高之贖金。勒索軟體攻擊方式主要是網路釣魚,透過釣魚電子郵件或網站,誘導受害者點擊執行惡意連結與附件,或者利用資安漏洞直接傳播病毒,另亦有駭客入侵到內網後,取得管理者帳號密碼等資訊,在內網擴散勒索軟體並同時加密多臺重要主機資料。

一、美國最大燃油供應公司被勒索

  2021年5月間,DarkSide勒索軟體集團攻擊美國最大燃油供應商ColonialPipeline公司,致使該公司關閉所有輸送管道長達5天,影響美國東岸45%的燃料供應,美國總統拜登更因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甚至破例讓業者透過一般道路運送燃油。另根據媒體報導,ColonialPipeline公司在被駭的幾小時內雖然支付了數百萬美元的贖金,但卻換來了速度超慢的解密工具。

  對於向駭客支付贖金之做法,官方及資安專家均不表認同,認為此舉無異於鼓勵犯罪組織未來將更肆無忌憚地向CI下手。對此,美國國務院在2021年11月間祭出高達1千萬美元獎金,鼓勵民眾舉發DarkSide勒索軟體集團關鍵人物之身分或位置,另外還提供5百萬美元獎金,給予協助逮捕或將DarkSide勒索集團成員定罪之線民。

二、美國用水與污水系統被攻擊

  然而,前述勒索軟體攻擊美國CI並非偶發事件,如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國家安全局(NSA)、網路安全及基礎設施安全局(CybersecurityandInfrastructureSecurityAgency,CISA)與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EPA)在2021年10月間發表聯合公告,指出勒索軟體駭客正在針對美國用水與污水系統(WaterandWastewaterSystems,WWS)處理廠展開攻擊,在2021年已至少發生3起攻擊事件,破壞WWS處理廠的資訊網路及各項裝置,影響提供乾淨飲用水或管理污水之能力。

  美國官方也因此針對CI水資源業者提供防範勒索軟體安全指引,建議WWS處理廠應提高警覺小心駭客入侵,如提醒員工注意網路釣魚攻擊、即時修補安全漏洞與定期更新作業系統、設置防火牆、隔離IT與OT網路,且應監控SCDA4系統之活動。

各國之防範措施

  值得注意者,為因應勒索軟體威脅,美國CISA整合相關情治單位設立StopRansomware.gov網站,除了揭露勒索軟體相關資訊外,還提供如何偵測、對抗及回應勒索軟體攻擊之指南,以增強網路防禦能力並降低勒索軟體攻擊之風險。該官方網站還提供免費健檢服務,如掃描與測試以幫助評估、識別及減少政府機關、公司企業甚至是個人所面臨之資安威脅。

  其實早在2016年7月,歐洲司法警察機關與資安業者就共同創立對抗勒索軟體入口網站www.nomoreransom.org,目前已有40幾個國家的執法機關加入,包括我國法務部調查局、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等,該網站提供超過10餘種勒索軟體的免費解密工具,成為全球對抗勒索軟體之重要資源網站。

數位經濟浪潮來襲,提高資安意識為首要之務

  當前數位經濟及資訊科技可說日新月異,世界各國皆以數位化、智慧化及網路化發展基礎建設,同時也進入情報戰、資訊戰之科技時代。隨著疫情蔓延,公私部門遠端線上作業之情況大幅增加,同時也助長了駭客攻擊。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安裝防毒軟體固然重要,但要面對詭譎多變的駭客,提高資安意識應是首要之務,亦為防範勒索軟體攻擊之重要關鍵,尤其是良好的網路使用習慣,例如識別可疑電子郵件,不要隨意點擊連結,也不打開未知或不受信任來源電子郵件之附件。

展望未來,我國或許可以建立跨部會且整合政府資源之對抗勒索軟體入口網站,例如仿效美國官方網站StopRansomware.gov;同時持續加強國際合作,以掌握駭客最新手法及因應之道。

 

---本文轉自法務部調查局清流月刊---

飛航服務總臺©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0594 臺北市濱江街362號(地理位置圖)

政風檢舉專線:(02)87702059、87702054、87702147

Email:ethics@ms1.anws.gov.tw

隱私權保護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