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113-06-21 政風電子報第220期

國家關鍵基礎設施軟體供應鏈安全初探

◆國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張喻閔

  美國頒布EO-14028行政命令與推廣軟體物料清單(Software Bill of Materials,SBOM),藉此提高自身軟體供應鏈安全,進而協助國家關鍵基礎設施提升資安管理機制,其相關法制及政策值得我國借鏡與推廣。

關鍵設施軟體供應鏈安全日益重要

  2020年SolarWinds事件, 駭客通過對雲端服務業者實施供應鏈攻擊,造成美國政府和工業部門機密資料重大外洩,2021年11月Log4j漏洞(CVE-2021-44228)事件,造成美國金融業者至少400多萬客戶之重要金融資料被竊。2021年5月,美國最大油管公司Colonial Pipeline遭勒索軟體攻擊,緊急關閉部分管道與IT系統,造成營運嚴重停擺。相關案例使各界重視軟體供應鏈安全,由於現今開源軟體大量應用,資訊專案軟體組成高度複雜,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之軟體安全,便格外受到矚目。

美國政府重要政策

  2021年5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公布「改善國家網路安全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Improving the Nation’sCybersecurity, EO-14028),其中針對商業軟體開發因缺乏透明度、難以防止惡意行為者篡改等問題,實施更嚴格的安全維護機制。該命令要求美國網路安全及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署(Cybersecurity and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Agency, CISA)等主管機關,應定期發布安全指引,增強軟體供應鏈之安全性。

EO-14028行政命令要求之重點

一、EO-14028要求確保IT服務提供者能夠與聯邦政府分享資訊,尤其針對重大違規的資訊。

二、要求實施更嚴格網路安全標準,強化雲端服務保護和推展零信任架構,在特定時間內部署多因子驗證和加密措施。

三、要求銷售予政府軟體開發者應建立基本的軟體安全標準,包含開發人員應對其開發之軟體內容,保有更高的可見性(visibility),以及持續確保外界得以公開取得與其相關之軟體資訊。

四、設立網路安全審查委員會,由政府和私部門負責人共同主持。委員會有權在重大網路事件發生後召開會議,分析原因並提出改善建議。

五、建立標準化手冊,確保所有聯邦機構符合一定的技術門檻,並採取一致性步驟來識別和減緩資安威脅。另強化聯邦政府內之端點偵測和回應(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EDR)系統,並改善資訊分享機制以提升網路安全能力。

六、要求聯邦制訂網路安全事件日誌之規範,以提高有關入侵偵測、緩解駭侵行為以及認定資安事件程度的能力。

另為確保聯邦政府軟體供應鏈安全,EO-14028要求採取下列措施:

一、聯邦政府應推廣採用自動化工具或類似流程,來維護可信任之原始碼供應鏈,進而確保其完整性。

二、採用自動化工具或類似之流程來檢查已知與潛在漏洞並進行修復,該工具或流程應定期運作,或至少在產品、版本或更新發布前運作。

三、為促進開發商和供應商提供更安全的供應鏈,應採行於網站上發布等公開等方式,向購買者提供產品或資訊專案之「軟體物料清單」。

軟體物料清單(SBOM)

  軟體物料清單類似於軟體的「成分清單」,包含該軟體所有的基礎組件(component),都必須遵循既定的、機器可讀取的模式記錄,以標準化形式呈現其資訊。CISA、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NSA)和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ODNI)組成一個跨部門、公私合作的安全框架工作小組,並在2023年11月9日公布「保護軟體供應鏈:軟體物料清單的實踐建議」,以因應EO-14028對聯邦政府應提高軟體供應鏈安全性之要求,協助使用者完成軟體之採購、測試、資安部署和軟體修補的建議流程,並開發SBOM內容,以促進軟體資訊公開與漏洞即時修補。

  美國政府藉由EO-14028法案,對聯邦政府與企業界提高資安水準要求,並透過SBOM機制協助管理,讓使用者可對新出現的資安威脅快速反應,無須被動等待軟體商通知。另因SBOM具有即時更新軟體組件內容與呈現完整資訊的效果,對於降低零日漏洞攻擊風險,以及確保軟體符合智慧財產權規範等皆有助益,因此成為現今軟體安全和供應鏈風險管理的關鍵因素。

我國相關法制措施

  我國近年依《資通安全管理法》及施行細則,要求政府與企業依循「事前規劃」、「事中維運」及「事後改善」等階段,落實安全維護計畫、改善資安缺失,並制度化鼓勵情資分享與公私合作;另公告「各機關對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政府資訊服務委外管理規定」、「政府資訊服務採購作業指引」等規定,試圖從法規面降低軟體供應鏈可能之資安風險。此外,由「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管理之「資通安全弱點通報系統」(Vulnerability Analysis and Notice Service,VANS),可供機關登錄資訊資產、自動比對弱點資料庫,以協助機關確認其資訊資產是否存在公開漏洞。該系統預計擴充納入SBOM 比對功能,未來將可供機關登錄並進行弱點比對及通報,由制度面強化資訊資產之風險管理。

結語

  提高國家關鍵基礎設施軟體供應鏈之安全性,已是刻不容緩的任務。期待未來借鏡美國有關法規與政策,持續推動我國SBOM系統並健全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之資安管理機制。



---本文轉自法務部調查局清流月刊---

飛航服務總臺©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0594 臺北市濱江街362號(地理位置圖)

政風檢舉專線:(02)87702059、87702054、87702147

Email:ethics@ms1.anws.gov.tw

隱私權保護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