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108-01-21 政風電子報第155期

資安新聞—臺灣視野下之世界安全局勢 持續努力方向

文/汪毓瑋 中央警察大學恐怖主義研究中心主任
 
安全環境不斷變化,臺美關係必須持續強化才能確保臺灣安全。臺灣與中國大陸之「求同存異」互動仍不可避免,但我方必須避免受其影響。安全威脅之混合趨勢已更不容易分辨與處理,有關部門必須有新的思維才能結合適當資源來共同應對。
 

影響2019 年安全局勢之因素

 一、美國仍欲強力主導國際局勢發展

 
川普總統上任後之「美國第一」政策,主動檢討既有之雙邊及多邊機制,不僅包含歐洲、拉美、亞洲之盟國,更針對對手國家俄羅斯與中國大陸,以及同時發揮私部門企業之跨國影響力。另透過關稅、制裁、軍事武力等各類國家工具,搭配外交或政治談判、武力威懾等之強勢姿態、或單邊退出已經簽署或不簽署國際有關文書等,以迫使有關國家及國際組織屈服。
 
前述議題涉及經貿、軍事、領土爭議、武器擴散、能源、智財權、間諜等傳統安全議題;亦持續擴及氣候變遷、網路空間、移徙、洗錢與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議題。與以往更明確不同的,就是強力要求澳洲、英國等盟國以更有效的方式來共同行動,例如:持續揭露移徙、間諜等活動,恫嚇與要求改善並加以懲罰,以達成實體與網路雙軌之「共同集體打擊」效果。
 
對於傳統國際安全爭議熱點之中東,則推動更加支持以色列之政策作為:例如高調地將大使館遷移到耶路撒冷,而不顧及該城之「地位未定」的傳統爭議及忽視未來引爆更大衝突之可能性,且對巴勒斯坦之訴求相對忽視。例如:將抗議遊行與攻擊之巴勒斯坦人定調為恐怖分子、漠視聯合國針對此事件可能之抨擊;對於記者哈紹吉被殺害可能涉及沙烏地王儲之事件相對淡化,以避免危及美國對沙烏地之史上最大軍售案,以及需要沙烏地來填補因伊朗原油出口被禁之供應缺口等現實利益。
 
二、中國大陸對美國採「鬥而不破」主張
美國強烈反對大陸「一帶一路」戰略並提出「印太戰略」以資抗衡,然而作為「印太戰略」主軸之印度早已表態「印度洋是印度的印度洋」,不見得會完全配合美國的政策,其他「印太戰略」成員國的日本及澳洲,在經濟及軍事各有所求的情況下,都不願在美「中」兩強間選邊站,所以「印太戰略」是否能成功執行仍面臨諸多變數。
 
在美國欲壓制「中國崛起」政策下,大陸當然瞭解美國必然施展「臺灣牌」,但是也認知美國基於國家最大利益不會也不敢放棄已定調、且被國際普遍接受的「一個中國」原則。因此,只要美「中」在經貿或領土爭議之際,就會看到美國對臺灣示好之「枝節作為」,而大陸必定抗議,美國則又重申「一中原則」,大陸已非常熟悉美國這種「壓、放」技巧,因此必須相對回饋美國好處,並等待下回此技巧重現。
 
三、中國大陸以時間及經濟實力爭取臺灣人心
大陸對臺灣已呈現出更有耐心,且在可以影響的公共與私領域上亦展現出更有區隔性對待之細緻性操作,並深入日常生活各層面。此外,對於之前的九合一大選,儘管臺灣有抨擊中國大陸以金錢與網路介入之反彈聲浪,但大陸深知舉證困難,故都能穩住而不起舞;對接續之總統大選及立法委員選舉,大陸方面將會更加小心地避免成為臺灣民眾指責焦點。大陸認為,只要掌握臺灣經濟發展之軟肋,則時間一久將有利於中國大陸統一。
 

大國衝突持續且混合威脅浮現之應有認知
 
一、國際關係層面的認知
(一)對於美國及其盟國
 
1. 重新從地緣戰略與國際安全角度檢視臺灣利益與改變的風險。
2. 思考創新而改變既有之美國主導及必然之行動限制框架。
3. 順應國際趨勢與議題,翻轉與設計臺灣一味有求他國的具體價值。
4. 「共贏」而非「對抗」角度,進行與時俱進之政策規劃與調整。
5. 逆勢時,善於運用矛盾以進行損益管控及減緩成為被動棋子影響。
 
(二)對於美國的對手國
 
1. 基於內部之不同意識型態脈絡,回歸臺灣國家利益之最大考量。
2. 從臺灣主體的角度去認識,而非完全依據美國單方面政策行事。
3. 深入瞭解對手國的思維、理論,以正確掌握其意圖與政策變化。
4. 極大化與美國及其盟國互動,以緩解中國大陸等之不友善作為。
5. 基於風險之政策設計,釐清「求同存異」可能運作之實質空間。
 
二、國家安全層面的認知
 
「混合威脅」不易被區隔也不易被發掘,但是想要努力減緩其可能的傷害,則涉及該威脅必須有效地被處理及有適當的部門去管理。因此,必須先明確鑑定威脅主題之標準,亦即:第一、該等主題必須有新的發展,而具有以往所沒有的內涵;第二、該等主題之複雜演化,已非以往透過既有主管部門單獨處理即可。基於前述兩項標準,2019 年安全威脅主要有以下三項:
 
(一)恐怖主義威脅
 
在911 事件之前,恐怖主義威脅只是單純國內執法議題,但是目前恐怖主義組織,特別是「伊斯蘭國」或是「蓋達組織」已非單一國家可以處理,因為彼等之終極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從地中海到東南亞之廣大回教律法國;且該等組織原經費來源已被限縮,故其開始與人口販運、毒品走私及武器販賣集團合作,以致於已非國內任一執法部門或是情報部門可以單獨因應;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軍方也應介入。
 
(二)海事安全威脅
 
海事安全涉及如何處理自然災難與海上非法行為等兩個範疇,在自然災難方面:相關威脅包括了大海嘯、海水倒灌、颱風等;海上非法行為方面:則包括了海上之武器走私、毒品走私、人口販運、有毒廢棄物傾倒、非法釣漁等之海上犯罪;以及展現出人為攻擊行動的海盜、海上恐怖主義、海盜綁架漁民等不法行事。而近幾年已發生之案例顯示,海盜與走私毒品、武器與人口販運等之組織犯罪團體已有更多的結合,因為兩者「取財」與「低調」之目標與行事風格一致。然而亦有一些案例顯示,海盜與恐怖分子也可能進行某種程度之結合或有更多可以互動之灰色地帶,例如曾經發生海盜要不到贖金而將人質轉賣給恐怖主義組織之現象。因此,海事安全之維護,已非傳統之單一漁政或是交通部門能夠處理,而更涉及執法、情報、外交、漁政及船運企業等之公私部門的合作。
 
(三)網路空間威脅
 
隨著資訊科技與各項含加密等在內之應用軟體的快速發展及更方便之取得與使用,已加劇了網路空間的各式樣攻擊事件。綜整案例顯示,從事網路犯罪或是進行網路攻擊的行為者,至少可以分成7 種類型:駭客、駭入行動主義者、電腦罪犯、企業間諜、內鬼、契約商及恐怖分子,並至少有12 種據以進行攻擊之工具。其不僅為恐怖主義組織甄補、洗錢、訓練、攻擊平臺,亦成為攻擊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之「網路恐怖主義」新型態威脅;恐怖主義組織亦與網路犯罪進行結合,同時也是國家行為者施展間諜行為的重要場域。因此,駭客攻擊、網路犯罪、網路戰、資訊戰、電子聖戰等傳統內涵與分類已更模糊、相互滲透及更新。
 
結論
 
面對新的一年,希望各政黨將國家長遠發展當作首要。在既有臺美關係下,持續深化合作與互信,同時又能彰顯出「臺灣主體性」;而在面對大陸不斷挑戰下,應在「求同存異」努力爭取經濟發展時,能確保國家安全不被滲透或影響,2019 年臺灣安全情勢只會更加地複雜,我們如何在此詭譎多變的情勢中安身立命,以追求最大的國家利益,是朝野應共同面對之挑戰。衝突與戰爭早已開始,唯有投入更多資源及吸納更多專業人才方能共同應對!
 
 
--(本文轉載清流雙月刊)---
 
 

飛航服務總臺©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0594 臺北市濱江街362號(地理位置圖)

政風檢舉專線:(02)87702059、87702054、87702147

Email:ethics@ms1.anws.gov.tw

隱私權保護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